又到寒冷冬天时,请打开正确喝汤方式
到了冬天,喝上一碗味道鲜美的营养汤再合适不过了,暖身的同时还进补身体。不过有些喝汤的习惯,甚至是癖好,却会把汤里的营养全丢了。哪些喝汤方式不正确,冬天应该喝什么汤……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喝汤3大错误1汤水泡米饭日久天长用汤水泡米饭的做法很容易导致胃病,因为汤与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口腔中没有被嚼烂,就与汤一道进了胃里,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吃下去的食物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 2爱喝“独味汤”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都是不全面的,即使是鲜味极佳的“浓汤”,仍会缺少若干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因此,建议用几种动物与植物性食物混合煮汤,不但可使鲜味互相叠加,也使营养更全面。 3爱喝滚烫的汤有的人喜欢喝滚烫的汤,而这种习惯有百害而无一利。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温度,超过此温度则容易造成黏膜烫伤,喝50℃以下的汤才适宜。 喝汤6大原则1晨起,最适合喝肉汤早晨,最适合喝肉汤。肉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消化可维持3-5小时,避免人们在上午10-12点这个时段,产生饥饿和低血糖现象。 2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夏天可以多喝绿豆汤,到了冬天,最适宜喝羊肉汤。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可以预防季节性疾病。 3不同体态者,喝不同的汤体胖者,餐前喝一碗蔬菜汤,既可满足食欲,又有利于减肥。体型瘦弱者多喝含高蛋白的汤,不仅能多吸收营养,还能增强体质。 4感冒,不适合煲汤进补感冒的时候,不能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要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会加重感冒症状。 5喝汤,不能长期只喝一两种在饮食方面,需要各式汤饮交替,才能增加食欲,平衡营养。另外,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经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最佳。 6胃病患者,饭前需喝汤对于胃病患者,正确的喝汤方式是饭前先喝几口,为口腔、肠道涂抹一层润滑剂,减少干硬食物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促进消化腺分泌。 4款靓汤推荐排骨海带冬瓜汤 原料:排骨克,海带克,冬瓜克,姜、枸杞、食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剁成块,倒入开水中汆烫两分钟捞起沥干备用;冬瓜去皮洗净,切滚刀状,海带洗净,切段备用,把排骨、海带一起倒入汤锅中,用武火烧沸,调文火慢煮20分钟,后下冬瓜滚煮至排骨熟烂,下枸杞焖煮5分钟左右,食用前加适量食盐搅匀即可。 功效:排骨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等功效。排骨汤中的特殊养分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多喝骨头汤可强壮骨骼,减缓身体老化速度。冬天的排骨汤中加入冬瓜、海带或者莲藕,还能起到清热、补气的作用。鳝鱼莲藕汤 原料:鳝鱼克,莲藕克,植物油、葱、姜、盐、料酒适量。 做法:鳝鱼清洗干净,切段,藕洗净切块,泡入水中片刻,姜洗净,切片;锅置火上,倒入适量植物油,下姜片爆香,煸炒鳝鱼片刻,加适量水,下莲藕一起熬煮至熟透,食用前加适量食盐搅匀即可。 功效: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等功效。鱼汤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还能缓解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失眠。太子参虫草花炖鸡汤 原料:鸡肉克,太子参10克,虫草花(干)8克,食盐适量。 做法:鸡肉洗净,剁成块,太子参、虫草花分别洗净,把鸡肉、太子参、虫草花一起倒入炖盅中,加适量水蒸煮一个小时左右,食用前加适量食盐搅匀即可。 功效:鸡肉性平、温、味甘,具有温中益气,补精添髓等功效。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冬季适量喝些鸡汤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猪蹄白芸豆汤 原料:猪蹄克,白芸豆(干)80克,红枣5粒,姜、葱、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猪蹄洗净,剁成块,白芸豆洗净,提前一个晚上浸泡好,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细花,红枣(去核)洗净,把猪蹄倒入开水中汆烫两分钟后捞起,沥干备用,猪蹄,白芸豆、姜片、料酒、红枣一起倒入炖盅中,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调文火慢煮至猪蹄、白芸豆熟烂,撒些葱花滚煮片刻,食用前加适量食盐搅匀即可。 功效:猪蹄性平、味甘,能强健腰腿、补血润燥、填肾益精。加入一些花生和猪蹄煲汤,尤其适合女性,民间还将此汤用于改善妇女产后气血不足、乳汁缺少等。*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zmjcwb/10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生说经常ldquo反酸烧心
- 下一篇文章: 清炖猪肚包生姜胃病寒咳一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