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8342918723474520&wfr=spider&for=pc

节气立冬到大雪,在这期间下的雨水叫做液雨水。

液雨水也叫药雨,杀虫消积,有肃杀之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说:“立冬后十日为入液,至小雪为出液,液雨水消积,还杀百虫。”

北方下雪,雪水也是一种药,入药最好的是腊雪,顾名思义,腊月收藏的雪花所融化的雪水,降火解毒,用来煎茶煮粥,解热止渴。

有的地方冬天下霜,叫冬霜,解酒热最好,还解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

讲究的话,收取冬霜,用鸡翅或尾上的长羽毛扫进瓶中,密封后放在阴凉处,长久不坏。

收取腊雪,妙玉用的梅花雪水茶最为讲究,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集,用鬼脸青花瓮装着,埋在地下存放了五年。

梅花开郁和中,化痰解毒,加上雪水,解毒之功更佳,花又作用在颜面上,估计美容效果非常理想。

这样的梅花雪水茶没有喝过,做过梅花香,清逸幽雅,暗香涌动。

北方有雪,南方没有雪,南方人有南方人的生活乐趣,可以取节气水,寒露、冬至、小寒和大寒和腊日水,功用跟雪水相同。

当然,雨雪必须是无污染的。

这是中国人才有的活法,饮资于水,食资于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管子》说:“夫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之水泔冣而稽,淤滞而杂,故其民贪戾罔而好事;齐晋之水枯旱而运,淤滞而杂,故其民谄谀葆诈,巧佞而好利;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死;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

我们可能离这样的讲究越来越远了,回头看看,喝茶依然留存这样的讲究。

水为茶之母,泡茶的水对茶影响巨大,《茶经》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这种取水之法,已经不是现代社会日常泡茶能做到的,平时我们能接触到的水源,主要是自来水、矿泉水或者纯净水。

用心的茶客会品味到,水跟水不一样,因为天时和地方的不同而不同。

喝茶的节气水,一般都是节气雨水之水。

先人对雨水节气的观察,不仅知道雨水的多与少对农事的影响,也知道雨水对健康的影响。

养生来说,春寒料峭,湿气夹湿而来,雨水前后跟冬天一样,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少食生冷之物,同时,还要预防倒春寒。

雨水,在正月,天一生水,立春东风解冻,随而化为雨水。

带有春天生发之气,医书记载,不孕不育的人喝这种水有助于怀孕。

《春秋元命包》说:“阴阳和而为雨。”喝的不仅仅是雨水,还有清和之气。

立春雨水,过后则是清明,微微的,淡淡的的初春气息,细心品尝会喝出来。

采茶则要到清明,或者谷雨,民间有清明茶谷雨茶之说。

喝的已经不是茶,喝的是春天生生不息之气。

中国说养气,都在日常生活中,随处皆是。

不过,现在的人生机不足,脾胃弱,不一定适合喝春茶,木克土,脾胃不适,也容易造成体寒。

听起来有点玄,同气相求的缘故,水的气味随节气和地域变迁而变化。

这种讲究,中药经常用,最经典的是阿胶。

阿井水,山东东阿县的一口古井,这口井的水,清且重,跟济水相通,下膈,疏痰,止吐。

济水,又称济河,古代四渎之一,济水自清河自浊,济水以清澈闻名。

一脉济水,还有传说中的三隐三现,至清远浊,坚守其节,不一样的河流,不一样的水。

真正的阿胶,用的是黑驴皮,驴喝的是阳溪河的水,制作阿胶的水是阿井水,一阳一阴,性质不同。

驴在五行属火,黑属水,水火既济,肺主皮毛,用皮来熬,有金水相生之义。

黑驴皮有养血滋阴的功效,加上东阿之水,增强疏导之力,一边疏通,一边滋补,难得的好药。

了解阿胶的真正做法,大概不会乱买乱吃,阿胶是一味药,制作非常讲究,没有病也没有必要乱吃。

现在感冒,流传多喝水,中医看来,水喝多了,体内会造成水饮。

中医也有喝水治疗感冒的方法,也非常讲究。

水煮开后再煮滚一百次,为百沸水,也叫太和汤,《本草纲目》记载:“甘,平,无毒,助阳气,行经络。”

容易打嗝的人,可以喝太和汤,初感风寒,也可以喝太和汤。

茶水的水可以百沸,滚开后三分钟左右,喝水解渴的话,也建议喝太和汤。

千滚水致癌,隔夜水有毒,在传统的中医看来,没有那么严重,中医看气化,水气之足或不足。

关于水,古人还有诸多总结。

甲状腺结节,有水质的问题,古人总结,两山夹水,流水有声,经常喝这样的这样的水容易得这种病。

中医叫瘿,气郁痰凝血瘀结于颈部而成。

成分论看,水中缺碘,中医来看,水流过快,气急而利伤气道。

现代人补碘多,这样的病应该越来越少,还是许多人得这样的病,除了跟水有关,跟情志关系也有关,郁怒忧思过度。

女性此病特别多,有的人割掉后终身服药。

西药有副作用,服用中药的效果有多大也不是太乐观,真药医假病,情志不畅,中药和西药的作用都不大。

好的泉水叫醴泉,也叫甘泉。

醴是薄酒,泉水好像酒一样醉人。

古人的看法,醴泉是水的精华所在,经过的地方,草木茂盛,人喝醴泉,健康长寿。

还有一种水,叫生熟水,也叫阴阳水,古人经常用。

凉水和开水,或者井水和河水合在一起的混合水,用作调药或做药引子,平时极少饮用。

消化不良,或者脾胃不好的人可以适当饮用。

脾胃是清升浊降的脏腑,主腐化食物,阴阳水,混合之后一般用筷子打,激活水气,能让脾胃恢复分清别浊的功能,治疗脾胃不适。

如此看来,水也是一味药。

如何鉴别水质,古人有试水法,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试水美恶,辨水高下,有五种方法。

第一煮试:取清水置净器煮熟,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质浊也。水之良者无滓,又水之良者,以煮物则易熟。

第二日试:清水置白瓷器中,向日下,令日光正射水,视日光中,若有尘埃氤氲如游气者,此水质不净也。水之良者,其澄澈底。

第三味试:水,元气也。元气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淡为主,味佳者次之,味恶为下。天泉最淡,故烹茶独胜,而煮粥不稠。

第四称试:有各种水,欲辨优劣,以一器更酌而衡之,轻者为上。

第五纸帛试:用纸或绢帛之类,色莹白者,以水蘸而干之,无痕迹者为上。于文,白水为泉,故水以色白为上。

古人对水的看法有文化的根基在,“水,元气也”,水是充满生气的物质。

无味者是真水,有真水则有假水,假水有味。

流水不腐,有一种水绝对不能喝,老化水,老百姓叫死水,长时间贮存不动的水,喝起来有一种不知名状的怪味。

即使是有生命的水,收集后还要处理一下,一般用砂洗,用细砂过滤,民间也经常用。

还有炭洗法,《遵生八笺》记载:“用大翁收黄梅雨水、雪水,下置十数枚鹅卵石,将三四寸左右栗炭烧红投人水中。不生跳虫。”

储存水的话,一般用石,能养水味,亦可澄水。

存水的器具,不能用木桶,容易生虫。

最好用土陶,用旧的,因为新的火气未退,败水生虫。

明代张源《茶录》中谈及贮水,认为关键在于让水吸收天地之气:“贮水瓮须置阴庭中,覆以纱帛,使承星露之气,则英灵不散,神气常存。假令压以石木、封以纸箬,曝于日下,则外耗其神。内闭其气,水神敝矣。饮茶唯贵乎茶鲜水灵。茶失其鲜,水失其灵,则与沟渠水何异。”

这是古人的卫生观,“贵乎茶鲜水灵”,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肮脏不堪。

关于水,还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

老年人说,年轻时用冷水洗头,到了老年会得头风病,

这种说法,中医非常明确,冷水沐头成头风,女人尤其注意,产妇尤其不能碰冷水,会得产后风。

有些女性头痛,原因也在此,年轻时不觉得怎样,到了一定年纪,各种不舒服跟着来了。

感冒和感冒后最好也不要碰冷水,容易损心胞。

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也不是洗冷水的时候,一不小心成伤寒。

出汗不能下水则是大家的常识了,容易成风湿骨痹。

喜欢喝酒的人,边喝酒边喝矿泉水不是一个好习惯,容易得手颤,还有酒后也不适合喝茶,容易得酒癖,胁下气急而痛。

跟水相关的还有熬药,熬药是讲究的活,传统药堂,开方的中医比熬药的药工待遇低。

最好是自己熬药,熬的过程也是服药的过程,闻药为熏药。

不赞成煎药用机器代替,或者做成颗粒,效果大打折扣。

熬药的讲究,《本草纲目》说:“故煎药须用小心老成人、以深罐密封、新水活火、先武后文、如法服之、未有不效者。”

第一,须要小心老成人,这是技术活,煎药的火候需要稳重小心有经验的人来熬。

第二,工具的选择,深灌密封不泄气,用的水是新水,用的火是活火。

第三是火候,一般原则,先武后文。

新水跟死水相对,取水取有生气有活力的水,不是如今纯净水山泉水的概念。

现在的纯净水,看上去纯净,传统的中医看,不流动没有活性,倾向于死水,喝多了生痰饮。

如果真的是山泉水,也有讲究,不是所有的山泉水都是可以喝的水,性从地变,质与物迁,不同地方,不同性质。

以前打井,讲究地脉,民间讲看风水,这样的泉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井泉水。

即使是这样的水,平日用来饮用没有问题,煎药也有讲究,适合煎补阴的药,适合煎痰火气血药。

讲到这里,市面上卖水的,号称极深地下水和雪水,性寒气凝,喝多了对身体不利。

一般的习惯,泡药,水的量是三碗煎一碗,药熬好后,药渣倒在大路上,有的地方病好之后连药罐也拿到马路上摔烂掉。

深入探讨医理,古人论医以气不以质,生病有病气的说法,既然有病气的存在,就有处理病气的做法,倒药渣和摔药罐也是去病气的方式。

倒在大路上,路是一个流通的地方,让药气病气有个出入的渠道。

还是比较抽象,简单地说,家里有垃圾,相当于倒垃圾。

熬药除了水的讲究,火也一样讲究,水跟水差别大,火跟火差别也大,得癌症的人,吃不进东西的时候,用柴火煮粥和米饭,比较吃得进。

炭火,最适合烹煎炙焙百药丸散。

丸散用之保存,炭由木烧而成,木有生气,变炭则生气减,利于保存。

用陈芦、枯竹熬药,文清之火,不损药力,适合一切滋补药。

助药力的话,一般会选桑柴火,桑木能利关节,养津液,拔引毒气,驱逐风气,除风寒痹。

温养的话,用糠,干马屎,或者干牛屎。

明火是阳火,家里有条件的话,用柴火炭火最好,不仅仅是火的问题,整个房子会有温暖的感觉。

最差的是电磁炉之类的火,感觉越吃越燥,身体则越吃越寒,房子也会变得阴冷。

熬药的锅,最好用土做的,当地的泥做成的药罐子最好,土也是一种药。

熬药里面有深意,水与火的艺术,土锅隔着水火,水在上,火在下,水火既济。

人体气化也是如此,头部属火,肾脏属水,火在上,水在下,水火既济。

坎为水,为精,离为火,为神,火气要下行,水气要上升,水火相交而成一个整体。

反过来,水在下,火在上,火水未济,做的是无用之功。

原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zmjcwb/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