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发于胃部的恶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而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则远超于平均水平,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三位,为胃癌发病的“重灾区”。

导致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居不下远超平均水平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饮食结构的差异是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同时吸烟和饮酒者的发病率也比普通人更高,但胃癌发病的“祸根”还远不止那么简单。

36岁的刘先生,于十余天前出现左上腹阵痛,常有喛气情况,餐后半小时疼痛最为明显。近两日来症状出现加重现象,发病数日食欲下降,食量明显减少。过去有胃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最后经过一系列相关检查,诊断为胃角印戒细胞癌。

胃印戒细胞癌是胃癌中的一种,为高度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到胃癌的9.9%。它具有侵蚀力强、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的特点。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并且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能会出现类似胃溃疡症状的恶心和呕吐症状。

等到该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伴有患者的上腹不适、进食饱胀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疼痛也会随之增加,并根据肿瘤的位置不同,所伴随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许多人都认为烟酒是胃癌的主要发病原因,但案例中的刘先生并无吸烟饮酒史。对于胃癌发病的罪魁祸首其实多种多样,建议如果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之一,就需要进行相关检查来排除胃癌风险了。

一、胃癌的高发因素:6个条件符合1个,尽早检查

(1)长期高盐饮食

对于胃癌的发病率,其实存在着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我国西北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患胃癌的概率显然相较南方地区更高。这与不同地域的环境和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这两个地区的人群口味普遍偏重,摄入的食盐较多。

研究表明,长期食用烟熏、腌制食品者,更容易患上胃癌。比如日常经常食用一些烧烤、咸菜,这会导致摄入更多的亚硝酸盐,增加胃癌的发病率。因此对于这类人群,最好多留心胃部健康,医院做个胃镜检查。

(2)本身就患有胃病者更应注意

通常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更易出现胃癌的癌前病变。根据研究显示,患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病史如果到5到10年,其癌变率就有3%到5%,10年以上则为10%。对于产生异型增生者,根据轻中重度的严重程度不同癌变率也会相应提高。

对于重度的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可达10%到83%,异形增生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前的一种情况。虽然不一定发展成为恶性肿瘤,但癌变率也较普通慢性萎缩性胃炎呈指数级增长,一旦出现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3)有胃癌家族病史者需注意

经过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胃癌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性质,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也较普通人高4倍左右。因此,如果家中有长辈或者其他亲属有胃癌病史,就需要引起警惕。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4)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警惕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具有共同的流行病学特点,已经被认为I类致癌物,目前被认为是与胃癌发病高度相关的因素。根据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概率要高出普通人6倍。因此如果幽门螺杆菌检测呈阳性者就需要警惕了,及早前去检查。

(5)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者

一项临床研究指出,心理精神因素也是导致胃癌发病的因素之一。虽然当前的研究并未指出长期处于高压者或者心情时常抑郁者与患胃癌有必然联系,但焦虑和抑郁易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罹患各类病症包括癌症在内的风险加大。

另外,经常处于高压状态,身体健康更易出问题,不光会引起胃癌,还会造成其他各种疾病。精神和心理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健康影响是复杂的,如果你长期处于高度压力下,情绪不佳,并且时常疲劳、紧张就需要警惕自己患胃癌的风险。

(6)饮食不规律者

许多人都有晚上吃夜宵的习惯。不少人或许早已过了饭点,但还是愿意约上三五个朋友一起撸个串,喝个小酒,殊不知长期如此易增加患上各类肠胃病甚至是胃癌的风险。

不规律的饮食很容易加重肠胃负担,胃本来到了休息的时候,却又要被迫工作,显然更易受到损伤,长此以往患上胃癌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不光是长期吸烟、酗酒者需要警惕胃癌的发生,符合以上六个条件者,也需要进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二、得了胃癌就治不好了吗?

胃癌作为一种恶性的肿瘤疾病,对于患病者来说无疑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只要患上了癌症相关的疾病,基本上就无药可医了。胃癌的治愈率对于所有胃癌患者都是尤为关心的点,但这还是得看胃癌的进展期。

胃癌的分期一般根据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分为四期,越到后面的分期代表病情越严重。一般而言,胃癌早期的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90.9%到%,治愈率和存活率都很高。

但对于胃癌晚期的患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是积极配合治疗,其5年内的生存率仍旧不足30%。对于胃癌晚期的患者而言,治疗重点在于减轻其痛苦,尽量延长生存期。

对于胃癌的治疗,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和化疗是最为常见的胃癌治疗手段,经常结合进行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尽可能切除癌,早期胃癌患者通常只采取手术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即可,可不采取化疗。

化疗对于胃癌晚期的患者,主要作用在于限制癌细胞发育,减轻胃癌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靶向治疗主要是通过针对性给药,减轻癌细胞对于普通细胞的损害,靶向治疗药物一般有各类抑制剂,如细胞周期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等等。

三、医生提醒:得了胃溃疡不要不当回事

胃癌发病晚期通常没有最佳的治疗手段,所有治疗手段均旨在消除患者的痛苦,减缓癌细胞的发展速度,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胃癌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并且症状不具有典型性,通常会被认为是胃溃疡或者胃炎等常见胃部疾病。

一般如果产生了胃溃疡的相关症状,但经过内科治疗而无好转就需要警惕了,这可能已经是患上了胃癌。想要知道究竟是得了胃溃疡还是胃癌,其实并不难,主要是根据各类症状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判断。

胃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癌常见于老年人,因此老年人如果出现疑似胃溃疡的疾病就需要予以警惕,医院检查。胃溃疡患者一般食欲不会受到影响,但胃癌患者食欲会变差,这是另外一个需要警惕的地方。二者都会出现大便隐血,但胃癌不易改变。

不过胃癌区别于胃溃疡的最大特点还是传统内科治疗效果差,所以一旦出现以上相关情况就必须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了。并且如果患的只是普通胃炎,也得警惕起来,做好胃部的保养和调理。

四、关于胃癌,预防很关键

胃癌由于晚期缺少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很高,又因其发展周期较为缓慢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这就导致很多患者一旦确诊就已经是胃癌晚期了,实在令人叹惋。因此,对于胃癌,预防十分重要,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防治胃癌,清淡饮食很关键

油炸食品、烧烤食品、腌制食品,这几类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同时又是许多人的心头好,一天不吃就浑身不舒服。但长期食用这些高油、高盐、高脂的食物,对肠胃的负担不可谓不大,并且也会增加致癌风险,需要少吃,尽量清淡饮食。

2、合理分餐,亲情、友情不会少

国人的聚餐通常讲究热闹、融洽的氛围,在许多公开聚餐的场合,分餐和公筷、公勺其实都贯彻不到位,尤其是家族聚餐更是如此。但合理的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都可以限制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并且也更加卫生、安全。

3、健康的习惯和良好的心情不能少

每天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吸烟、限制饮酒,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坚持锻炼,这对于预防胃癌的发生很有帮助,同时时常保持良好的心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胃癌的风险。

五、总结

胃癌在我国癌症中的发病率很高,并且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但胃癌早期有着相当大的治愈机会,合理的防治和定期体验能够有效避免胃癌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如果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一定要更改,也要做好日常的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参考资料:

《治疗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国消化内镜,

《如何鉴别胃癌和胃溃疡》黄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zmjcwb/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