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伟

医院消化内科医生

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

毕业于锦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曾于中国医院进修学习

从事临床工作十四年,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发表国家级论文七篇

擅长: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急性胰腺炎、脂肪肝、肝硬化等消化科疾病的诊治。

我国是一个胃病大国,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饮食不健康,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胃部疾病,反反复复很可能是肠胃中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旦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胃部病变,所以平时一定要学会保护肠胃,健康才能更好的预防疾病出现。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危险因素

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污染水源或食物,暴露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肠镜医生,护士,共同居住的家人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

H.pylori好寄居于人类的胃部,在自然环境中,人是唯一传染源,人——人间传播是唯一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口——口,胃——口传播,是否还有其它传播途径,目前尚未完全明了。H.pylori传播有家族聚集性,共餐、接吻都有可能传播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临床疾病

H.pylori可以引起浅表性胃炎,H.pylori持续感染可从浅表性胃炎发展成萎缩性,肠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而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均属于癌前期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ylori定位I类致癌因子。H.pylori可视为是胃癌的始动因子。慢性胃炎感染率超过95%。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将H.pylori列入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7—12倍。

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方法

??侵入性检测方法:依赖胃镜取材,包括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非侵入性检测方法:血清学检测(H.pylori抗体)、粪便抗原检测(适用于儿童,国内未实行)、13C或14C——尿素酶呼气试验、15N尿氨排泄试验。临床应用的非侵入性H.pylori检测试验中,尿素呼气试验是最受推荐的方法,最常运用,准确性相对较高,操作方便,不受HP灶性分布影响。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可作为备选,配合欠佳人员(儿童等)。血清学试验限于一些特定情况(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淋巴瘤和严重胃黏膜萎缩)。检测IgG,阳性不一定是现症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疗后复查。??检查条件:空腹,停止口服PPI、铋剂半个月,停止口服抗生素或中药类抗炎药1个月后检测。??根除指征: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尽管H.pylori感染者中仅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所有H.pylori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chronicactivegastritis),亦即H.pylori胃炎。H.pylori感染可以在人——人之间传播。因此,H.pylori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或)并发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根除治疗对象可扩展至无症状者。??治疗:目前推荐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ylori方案。选择低耐药率抗生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组成的方案,加上铋剂,可额外提高耐药菌株根除率30%~40%,或优化甲硝唑剂量。??青霉素过敏者推荐的铋剂四联方案抗生素组合为:①四环素+甲硝唑;②四环素+呋喃唑酮;③四环素+左氧氟沙星;④克拉霉素+呋喃唑酮;⑤克拉霉素+甲硝唑;⑥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儿童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行常规检测H.pylori。儿童H.pylori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风险低,抗菌素选择余地小(仅推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和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低,儿童H.pylori感染有一定自发清除率,根除后再感染率也可能高于成人,消化性溃疡根除H.pylori获益大,有消化性溃疡的儿童推荐行H.pylori检测和治疗。

目前国际上缺乏

老年人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

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临床医生对老年人根除H.pylori治疗的态度趋向保守。一般而言,老年人(年龄70岁)对根除H.pylori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降低,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根除H.pylori预防胃癌的潜在获益下降。老年人中相对突出的服用阿司匹林和NSAID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等已列入成人H.pylori根除指征。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一,根除H.pylori获益各异,因此对老年人H.pylori感染应进行获益——风险综合评估,个体化处理。记者穆丽__

责编:周爽穆丽

编辑:赵江华

校审:董志勇

新闻

投稿邮箱:pjwxz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zmjcwb/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