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淋巴瘤千变万化更需精准治疗
淋巴瘤:千变万化更需精准治疗来听听血液内科专家怎么说淋巴瘤,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是一种恶性肿瘤;但对于专业医生来说,其实是一大类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第4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淋巴瘤包括七十多种不同的类型;现今更有超过一百种以上的亚型。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其病情临床表现、疾病进展、预后和治疗策略都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有的淋巴瘤恶性程度很高,临床进展迅速,患者一旦被确诊就需要紧急干预,快速控制病情进展,否则疾病可能很快就会完全摧毁患者的身体,甚至夺走其生命。有的淋巴瘤却截然相反,其进展缓慢,甚至十几年都没什么变化,无需特别治疗,只要保持定期随访就好。对于此类惰性淋巴瘤就不要对患者进行过度治疗,否则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更大的负担。再比如有些治疗淋巴瘤的药物,例如靶向药物,对于部分亚型淋巴瘤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但价格昂贵,而且不是对所有类型的淋巴瘤都有效。如果适合的患者没有及时用上,那么可能会影响预后;而不适合的患者盲目用上,不仅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淋巴瘤表现的巨大差异都对临床医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淋巴瘤的治疗中,精确的诊断和治疗需要通过一个完整成熟的综合诊治平台来实现。淋巴瘤的分型诊断在过去,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托于细胞形态学,即医生在显微镜下通过对细胞形态的观察来判断患者的淋巴瘤类型。不过,在如今看来这样显然是不够的。在现在的淋巴瘤分型诊断里,医生还要通过临床及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来综合判断,如此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淋巴瘤类型,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另外,这些指标除了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淋巴瘤的类型,还能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预后分层,准确区分患者疾病恶性程度高低,指导后续的治疗。淋巴瘤的预后评估淋巴瘤种类繁多,预后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种淋巴瘤,不同患者的异质性依然很大,这当然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方案。有些患者可能病情平稳,经过医生的治疗和随访,病情十多年无大进展;有的患者却病情危重,需要立刻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这样的巨大差距要求淋巴瘤医师生能够准确对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即便是同一疾病患者,也要根据其恶性程度的高低不同,进行区分调整治疗策略。所以说,淋巴瘤的治疗极为复杂,不要说不同类淋巴瘤要选择不同治疗策略,即便是同一亚型淋巴瘤患者,治疗方案也不可能“千人一面”。淋巴瘤的个体化治疗以往由于检测技术的局限,个体化治疗的概念较为笼统,主要依托的是医生个人的经验。在遭遇不同类型的患者时,医生只能根据个人经验来选择治疗方案。这样的“经验性治疗”显然无法真正达到“个体化治疗”原定的目标。现在的个体化治疗要求的是在精确诊断疾病和预后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患者身体条件,结合相应的指南,选择更适合患者个体的治疗方案。对于低危患者,医生应该选择缓和的治疗策略,不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状况带来过大负担,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坚持随访; 而对于高危患者,就要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策略,快速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命,甚至治愈患者。同时随着二代基因测序等高通量检测手段的发展,现代个体化治疗可以使用靶向药物针对不同患者的特定基因改变进行治疗。这类药物具有很强的个体针对性,通过相应的基因位点发挥作用。所以在用药前,一定要对患者个体进行精确评估,该用则用,如果不需要使用也不要“先用用再说”,避免由此带来的医疗资源浪费,以及对患者治疗时机的延误。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淋巴瘤是一大类病,分型多、差异大就是它的特点,同一亚型部位不同预后也可能差异很大,所以每一位患者都可能与其他患者截然不同。这不仅考验血液科医生的技术水平与经验,也需要结合病理、放疗、影像等相关科室医生的共同参与,为此年医院成立了淋巴瘤多学科诊治团队。在现代医学中,这种“个体化治疗”其实属于现代精准医学的范畴。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更为专业的淋巴瘤综合诊治平台,才能尽最大可能改善患者预后,让患者延长生命,甚至实现治愈。李建勇教授(左五)带领团队查房MDT门诊介绍淋巴瘤的MDT门诊治疗专家介绍李建勇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医院(医院)血液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淋巴增殖性疾病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有较深造诣。主持国家、省部及厅级以上课题近30项; 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及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主编或参编专著10余部。李建勇教授门诊中淋巴瘤MDT门诊介绍淋巴瘤如今对于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在血液内科门诊这类患者也并不罕见。但近年来,专家们也时不时会遇见一些特殊的患者。就拿下面这位患者来说吧,这位女性年7月前来就医,当时因为上腹部不适进行胃镜检查,结果被确认为胃部的黏膜相关淋巴瘤,且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为阳性。对于大多数淋巴瘤患者来说,联合化疗是常用治疗手段,但根据这位患者的特殊性,MDT门诊先为她制定了个体化、不含化疗的强化抗HP治疗方案,在两轮抗HP治疗疗效欠佳时又通过再次会诊,为其选择了单药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最终结果让人欣慰,患者不仅胃部淋巴瘤症状和病变全部消失,HP检测也已经阴性,提示疾病处于完全缓解。这位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和MDT(多学科)门诊的支持密切相关。由于淋巴瘤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因此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因此临床迫切需要设立淋巴瘤多学科联合门诊以解决此临床困境。为了更好的诊治淋巴瘤患者,医院血液内科曾于年8月首先在国内成立独立的淋巴瘤病区,由徐卫教授担任病区主任;年7月,医院又在二院院区新增了淋巴瘤病区,又成立了专门的淋巴瘤多学科联合门诊。如今,在这个淋巴瘤综合诊治平台中,拥有囊括以细胞形态学、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全自动化细胞遗传学分析系统、分子生物学检测和高通量测序等多个高端技术平台的血液科实验室,并通过这些技术平台的整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于疑难疾病进行精确诊断和预后判定,为精准医疗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血液内科联合病理科、核医学科(PET/CT)、影像科、放疗科等多个学科开展的MDT门诊,更为疑难淋巴瘤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讨论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诊疗质量。为广大患者义诊我院血液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兴卫工程重点学科、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医院淋巴肿瘤创新团队,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血液病基地。在年复医院排行榜第13名、医院科技影响力血液科专科排行榜第8名。责任编辑/周宁人供稿/朱菁菁、吴倪娜、徐卫、范磊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wbynjz/3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淋巴瘤最常见的五大误区你知道多少不用
- 下一篇文章: 每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都是移动的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