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医学对胃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的认识
胃的生理特性 胃的生理特性可概括为: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其气主降,以通为用。 胃与脾同处中焦,共属土脏,协同完成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胃为脾之府,属阳,故为阳土,其性喜润恶燥。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记曰:“胃者,阳土也”。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脾胃门》说:“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喻嘉言《医门法律》指出:“胃喜湿润”。这些都说明了胃喜润恶燥的特点。 六腑以通为用,胃为六腑之一,故“泻而不藏”,以通为用。《素问·五脏别论》云:“水谷入胃,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指出胃具有传化物而不藏的特点。若胃气不降,则易致食积胃肠,致生胀满疼痛等病变。《伤寒论》所谓“胃家实”而采用“三承气汤类”方剂治疗,目的就是促使胃气通降而名“承气”。 参考文献: 1、 彭勃主编.《消化病学(中西医临床)》.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 洪文旭,洪泓编.《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2.第1版. 3、 王其飞,吴以岭主编.《脾胃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6.第1版 4、 柴可夫编.《慢性胃炎》.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第1版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滋阴益胃。 用于改善慢性胃炎所致的胃脘隐痛、灼热、食欲不振、 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症状。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zmjcwb/4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胃病有好多种,对照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