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充足,但吃了不吸收?

新年到了,大家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健康康,免疫力满满的!这时候,可别忘了我们身体里的“大功臣”——脾胃。脾胃可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它要是出了问题,就算我们吃再多有营养的东西,也很难吸收,免疫力自然也会受影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扰:明明吃的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身体却好像“不领情”,依旧没什么精神,还总是生病?或者脾胃虚寒,稍微吃点凉的就不舒服,但同时又容易上火,嘴里长泡、喉咙痛。吃少了很快就饿,可吃多一点,胃胀得难受。去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可胃肠问题却一个接一个,怎么都治不好。食道炎、胃炎、结肠炎……这些胃肠道疾病是不是常常找上门来,让人苦不堪言?

国医大师王庆国教授,有着五十多年的从医经验,在消化类疾病的治疗上造诣深厚。他指出,很多胃肠道疾病,都能从两千年前张仲景的《伤寒论》里找到解决办法,经典名方“泻心汤”经过加减,就能发挥大作用。

脾胃就像我们身体里的“粮食仓库”,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营养,再输送到全身各处。《黄帝内经》里说:“脾胃也,仓禀之官,五味出焉。”这里的“五味”,就是指各种营养物质。脾胃健康,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才能变成气血,滋养身体,让我们活力满满。可要是脾胃失调,问题就来了。脾主运化,胃主升降,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胃气升降失调,“五谷精微”没办法正常供给,气血就会不畅或不足,其他脏腑也会受到牵连,各种疾病就慢慢出现了。

脾气不升,人会感觉四肢没力气,总是困倦,大便稀溏,脸色也不好看,吃什么都没胃口。胃气不降,则会恶心、打嗝、胃胀。要是脾气不升和胃气不降同时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胃炎、肝炎这些疾病可能就找上门了。在现代社会,脾胃病高发,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外在的环境变化、饮食不规律、情绪压力大、过度劳累等,时间一长,脾胃功能受损,疾病就来了。而且脾胃受损久了,还会影响其他脏腑,引发更多问题。

在新年里,我们除了要注意生活习惯,饮食上也有很多讲究。这时候,养生食谱就派上用场啦!王庆国教授作为燕京刘氏伤寒流派的“掌门人”,传承了刘渡舟教授的伤寒流派,擅长用经方治疗疾病,尤其是脾胃疾病。他在临床中,最常用的就是“泻心汤”。像常见的胃炎、肠炎等,大部分脾胃病都能用这个方子辨证加减来治疗和调理。

泻心汤本身有泻火燥湿的功效,但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还能变化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不同的方剂,功效也各有侧重。消化类疾病大多是脾胃机制不畅通,这时候就需要用“开通”的方法疏通,再配合“降法”让阻滞向下沉降,而“补”的方法则能为“开”和“降”提供动力。不过,经典名方虽好,也不能随便用,一定要经过临床辨证。除了泻心汤,“柴胡汤类方”“麻黄汤类方”等也是王教授常用的经典方剂。

新的一年,让我们好好呵护脾胃,从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做起。按照养生食谱来调整饮食,让脾胃更健康,吸收更好,免疫力更强,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年!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zmjcwb/1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