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讲究五运六气,甲辰龙年早春天气寒凉,倒春寒严重,且容易出现冻雨。对于老胃病患者来说,这种气温的突变可能会引发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伤寒论》中提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说明外感风寒是引发多种疾病的原因之一。而“倒春寒”正是这种气温骤降、风寒之邪易侵袭人体的时候。对于老胃病患者来说,脾胃功能本就虚弱,容易受外界寒邪影响,导致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加重。那么,老胃病患者应如何面对“倒春寒”呢?

注意保暖:药王孙思邈曾言: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倒春寒”期间,老胃病患者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避免穿着过于单薄的衣物,以防胃部受凉。

调整饮食: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被视为“仓廪之官”,意味着脾胃在人体中起到了储存和转化食物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的作用。脾胃被认为是“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个时候疏通和养护脾胃是关键,脾胃通自然身体顺。饮食上要避免寒凉而伤及阳气,避免食用过于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选择温热、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规律作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也有助于顾护胃气。

适量运动:在天气较好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免疫力。

调畅情志:患者需要认识到情绪对脾胃健康的影响。中医认为,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对脾胃的健康至关重要。

药物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温胃散寒、和胃止痛的中药或西药,以缓解胃病症状。

“倒春寒”虽然给老胃病患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注意保暖、调整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调畅情志并在必要时进行药物调理,就能够有效减少胃病复发的风险,享受健康的春季生活。同时,老胃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得到更科学的治疗建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ibingasw.com/ywbzmb/11172.html